村级平台由一名两委干部分管,民调主任具体负责
10位带着口罩的村民每隔2米,依次排开,叫号领取。谢谢,你们辛苦了。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南沿村号召村民少出门、少聚集。村民们需要什么,只需在西丁庄为民服务微信群内一说,村干部就会统一登记采购。安书记,张家庄有几个蔬菜大棚,可以满足咱村村民的需求,我愿意做这个供货商,并承诺绝不涨价。明月店镇解咬村志愿者把菜送到村民家门口。子位镇西丁庄:志愿者变身快递员这是李敏要的福多司坦片,这是永哲要的温度计2月8日,西丁庄党支部书记刘玉平从市区买药回村后,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开始按照登记信息,将药品一一分好,急匆匆地给村民送药。
后来,考虑到蔬菜保鲜等问题,就安排村民按号到村委会来取。防控疫情,减少人员流动是关键。但芬翠芬从不觉得苦,因为她知道只有监测到位,才能预报准确,及时防治,确保农民不受损失。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我会继续一如既往地扎根田野,推广好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苏翠芬说,通过推广12.5%全蚀净种子包衣防治技术,既减少了成本和环境污染,也保障了小麦生产安全,有效解决了农民的难题。我市是农业大市,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农作物病虫草害多发,做好全市病虫害监测和防控任务异常艰巨。苏翠芬(左二)为群众展示小麦吸浆虫。
记者张晓红、张玉凤麦苗叶尖发黄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打除草剂?近日,在息冢镇王莽村田间地头,村民们把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副站长苏翠芬围得水泄不通,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为把科学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丰产技术,苏翠芬还坚持不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
苏翠芬在工作中,把提高群众科技意识、推广良种良法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病虫害监测防控,到测报数据整理分析,再到发布病虫情报,28年来,苏翠芬坚持每年下乡不少于200天,穿梭于田间地头,奔波在农户家中,走遍了全市25个乡镇(办)的每一块田地。到夏季小麦成熟时,亩产达到1000余斤,比上年亩产净增近800斤。她找来铲子,进行淘土取样,经过检测,发现每个样方中吸浆虫卵达100只,根据检测数据,苏翠芬心头已经有了一整套的防治方案。
多亏了有你在,要不今年我家的小麦又要损失好几千斤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为了让广大农民尽早尽快掌握防治技术,在秋季播种前夕,苏翠芬利用晚上农民空闲时间,到有病情发生的村镇开展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把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及时推广到农民手中。出身于农民家庭的苏翠芬深知春种秋收的辛苦,她暗暗下定决心,要用科学技术帮助乡亲们实现优质高产。
苏翠芬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大家满意为止。苏翠芬立即推掉所有事情,驱车赶往张九茹的麦田。
为了获得小麦白粉病监测调查准确数据,有时在田间一蹲就是一上午,腿蹲麻了起来活动活动,继续工作。近年来,苏翠芬参与实施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项目,先后获得部、省、市级奖励和表彰10多项。
苏翠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3年,我市部分小麦发生全蚀病,由于农民重视程度不够及防治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大幅减产。多年来,她每年发布病虫情报20多期,信息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挽回因病虫草害而造成粮食损失达10万吨。我们每天晚上去2个乡镇,培训2场,经常是深夜11点才回到家中。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苏翠芬的足迹踏遍我市的每一片农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挥着一名农技人员无穷的能量。第二年春天,她多次到张九茹家的麦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并在达到蛹期防治适期时,采用甲基异柳株颗粒进行防治,一个月后再次喷施药物防治成虫。
我的手机上有微信群10多个,每个群有40多人,好友近700人,基本都是农民朋友。多年来,为方便农民群众咨询技术,苏翠芬的手机每天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农户遇到施肥、病虫害、药害等技术问题。
在我市,每位农业种植户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找到苏翠芬,就一定会得到防治的灵丹妙药。通过电话不能解决的,她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手把手进行指导。
2010年,被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评为植保专业统计工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至今,连续8年被河北省植保总站评为植保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市政府嘉奖。苏翠芬告诉记者,三、四月份期间,为了掌握小麦吸浆虫发生分布及发育进度,她每隔3到5天就要进行一次淘土调查,手浸在冰冷的水里都泡肿了,风一吹又皱又粗糙。
每年下乡不少于200天1991年,苏翠芬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市农业局植保站。农技推广促增收农业增产关键在于科技,而推广则是将科技转化生产力的关键。每年4月10月,是苏翠芬最忙的时候,她和同事们分组奔赴全市各个农村,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麦穗、挖土取样,仔细检查各种虫害发生情况,对虫情测报灯的诱虫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整理分析测报数据,并结合气象因素预测出防治适期,提出防治措施。她还利用晚上时间,帮助各乡镇建立农技宣传群,在群内发布新的技术信息,指导田间生产,在线解答问题。
苏翠芬笑着说,她的聊天内容永远都是和农业有关的信息。多年来,苏翠芬牵头开展了我市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测报与防治、植保新技术新药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使之成为适合我市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栽培模式并广泛应用
目前,宏业丝网的产品远销欧美等60多个国家。同时,全力做好环保工作,切实履行好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过硬质量赢得客户信赖现在我们生产的这批产品是供给巴西当地经销商的,是我们合作了十几年的老客户,自2002年在推广网站上联系上我们后,双方就开展了持续合作。几年来,公司一直在探索改进炉体的保温材料。
这是公司从天津引进的生产流水线,从退火、清洗、水洗、热镀锌,到最后的打捆、包装,只需要十几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序。同时,公司还针对全体员工,每年组织2次专门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讲解具体操作技术等,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操作水平。自2013年搬到新厂,我们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淘汰了燃煤锅炉,进行了煤改气,全部使用天然气生产,并且还安装了湿式除尘器,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烟尘污染。李栋说,公司在做好自身环保工作的同时,还与周围十几家丝网企业集资800余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0余吨,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负责炉体改造的老技术工人李国平说。上锌量和温度是影响热镀锌丝亮度、软硬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人的操作水平也对产品质量影响重大。
李栋说,这种流水线是从位于天津的我国最先进的热镀锌丝生产企业引进的,共2条,投资240余万元。过硬的质量和信誉是赢得老客户信任的关键。
虽然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增加了运营成本,但为了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义不容辞。当时由于设备落后,每个机器都需要好几名员工看守,工人用的多不说,产量还低。